和赵超然(其二)
白云堆里强安身,石火光中多失照。
业风吹不到天亭,无著力处尽力争。
千岁灵龟退灵壳,而今步步火中行。
超然居士今庞老,一笑相逢重拨草。
全机透出上头关,平屐家风且安好。
且安好,走过市桥曾挞倒。
回头筑著老丹霞,咄这冤家何不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居士与山僧之间的对话,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时的内心世界。
首句“山僧当年活计小”,点明了山僧生活的简朴与淡泊。接着,“冷地不知人怪笑”暗示了山僧的生活方式可能不被外界所理解或接受,但他并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接下来的“白云堆里强安身,石火光中多失照”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在纷扰世间中寻求心灵平静的重要性。
“业风吹不到天亭,无著力处尽力争”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如何在世俗的诱惑面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这里的“天亭”象征着修行的目标或理想境界,而“业风”则是指世俗的欲望和诱惑。这两句表达了修行者在面对诱惑时不为所动的决心。
“千岁灵龟退灵壳,而今步步火中行”使用了灵龟脱壳的典故,象征着修行者在不断超越自我、升华灵魂的过程中,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能勇往直前。这里将修行的过程比作在“火中行”,既形象又富有象征意义,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挑战。
“超然居士今庞老,一笑相逢重拨草”描述了超然居士与山僧相遇的情景,通过“一笑”传达了彼此之间心灵的契合与理解。这一句中的“拨草”可能寓意着揭示真相或解开疑惑,体现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全机透出上头关,平屐家风且安好”表达了修行者在精神层面达到的高度,以及他们对简单、平实生活方式的追求。“且安好,走过市桥曾挞倒。回头筑著老丹霞,咄这冤家何不道”则以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的智慧与洒脱,以及他们对人生困境的超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