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
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
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
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沈定王的诗《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以高洁的情怀,远离尘世的纷扰,到山中探访友人,借酒消遣。他欣赏着闲适的秋日时光,餐后之余,还有美味的鲑菜可供品尝。雨后的菊花在微寒中绽放,晚霜使得林木显得稀疏,更显出秋天的萧瑟之美。
诗中的“满架多缃帙”暗示了主人家藏书丰富,体现了主人的学识与品位。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在清谈之中随意翻阅书籍,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热爱。
词语解释
尘鞅的意思: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宋 范成大 《送关寿卿校书出守简州》诗:“ 京 洛 知心尘鞅里, 江 吴 携手暮帆边。”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君今谢尘鞅,轻装去如驶。”...
虫丝的意思:(1).蛛丝。 北周 庾信 《伤往》诗:“镜尘言苦厚,虫丝定几重。”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2).泛指其他虫类吐的丝。(3).蚕丝。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虫丝织怨以成段,象酒蠲愁而判剂。” 唐 赵抟 《琴歌》:“七絃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高怀的意思:大志;高尚的胸怀。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徒然怀伏剑,终无报国士。高怀不可忘,剑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咄咄晨昏,叹高怀莫副。”...
高怀的意思:大志;高尚的胸怀。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徒然怀伏剑,终无报国士。高怀不可忘,剑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咄咄晨昏,叹高怀莫副。”...
故林的意思:(1).从前栖息的树林。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唐 李端 《送郭补阙归江阳》诗:“雁影愁斜日,鶯声怨故林。” 明 刘基 《吊祖豫州赋》:“鱼游思故渊兮,鸟栖思故林。”(2).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王安石 《欲归》诗:“緑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明 宗元豫 《早春送李季子南游》诗:“云山正好来新句,春月初明别故林。”(3).指 桃林 。在 华山 之东。相传 武王 克 商 后,纵马于 华...
鲑菜的意思:古时鱼类菜肴的总称。 唐 杜甫 《王竟携酒》诗:“自愧无鮭菜,空烦卸马鞍。” 宋 黄庭坚 《食笋十韵》:“ 洛下 斑竹笋,花时压鮭菜。” 清 方履籛 《与李申耆书》:“犹望东皋数亩,南郭一廛,滫兰有资,鮭菜可具。”...
卷舒的意思:(1).卷起与展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元 龙辅 《龙辅女红馀志·玳瑁屏》:“阳文张玳瑁屏风,黄金为屈膝,长七尺,广二丈,可以卷舒。”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叶子戏》:“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2).犹进退;隐显。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君子谓 王章 妻知卷舒之节。” 唐 韩愈 《遣兴联句》诗:“ 蘧 宁 知卷舒, 孔 颜 知行藏。” 元 刘祁 《归潜堂记》:“盖君子之道以时卷舒,得其时不进为固,失其时而强进为...
清谈的意思:[释义](形)多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构成]偏正式:清〔谈 [同音]青檀、倾谈...
山居的意思:(1).居住于山中。《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霜晚的意思:指晚秋。...
缃帙的意思: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宋书·顺帝纪》:“詔曰:‘…… 姬 夏 典载,犹传緗帙; 汉 魏 餘文,布在方册。’”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縹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緗帙。” 唐 李贺 《示弟》诗:“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时书。”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俺相公书房中琅函万叠,緗帙千层,都是我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