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瑞不为祥赏析

瑞不为祥

宋 · 赵昀
初是烈祖开炎图,华夷一统同车书。
人心爱戴无远迩,亲传圣像绘成都。
成都赤子尊君父,大廷重光奉祠宇。
殿旁一木久已枯,俄发三芽当夏五。
万物荣枯知有时,枯杨况更能生稊。
天胡此野大此瑞,祖宗垂佑从可知。
吁嗟全蜀今非昔,玉垒金城久荆棘。
幸今天道已好还,欲洗腥膻归古益。
矧兹廊庙古栋梁,肃雍显相登明堂。
岷峨万里来献瑞,愿符景运答休祥。
书言颠木有由檗,天其永命复大业。
中兴肇开同一机,万载重芳光史牒。

拼音版原文

chūshìlièkāiyánhuátǒngtóngchēshū

rénxīnàidàiyuǎněrqīnchuánshèngxiànghuìchéngdōu

chéngdōuchìzūnjūntíngzhòngguāngfèng

殿diànpángjiǔésāndāngxià

wànróngzhīyǒushí
yángkuànggèngnéngshēng

tiānruìzōngchuíyòucóngzhī

jiēquánshǔjīnfēilěijīnchéngjiǔjīng

xìngjīntiāndàohǎoháixīngshānguī

shěnlángmiàodòngliángyōngxiǎnxiāngdēngmíngtáng

mínéwànláixiànruìyuánjǐngyùnxiūxiáng

shūyándiānyǒuyóuniètiānyǒngmìng

zhōngxīngzhàokāitóngwànzǎizhòngfāngguāngshǐdié

翻译

起初是烈祖开创了繁荣时期,华夷民族团结如一体。
无论远近,人们都衷心拥戴,他亲自传授圣像绘制技艺于成都。
成都人民尊敬他们的君主和父亲,朝廷重新光大了他的祠庙。
殿旁的老树早已干枯,忽然在夏天发出了新芽。
万物都有兴衰之时,枯木也能再生嫩芽。
上天为何在此地显示如此吉祥,祖先的保佑由此可见。
唉,全蜀如今与往昔不同,曾经的玉垒金城已满是荒凉。
幸好现在天意好转,希望能洗净污秽,回归古代的繁荣。
更何况这古老的殿堂是国家栋梁,庄重肃穆的官员们登上明堂。
岷山峨眉千里之外献上吉祥,愿它符合美好的时代,回应吉祥的征兆。
古书记载枯木能变为柏树,上天希望恢复伟大的事业。
中兴的开始源于同一源头,万世流传的芬芳将光照史册。

注释

烈祖:开创者、先祖。
华夷:华夏与外族。
亲传:亲自传授。
成都:地名,古代中国的重要城市。
殿旁:宫殿旁边。
俄发:忽然发芽。
天胡:为何上天。
玉垒金城:古代成都的别称。
肃雍:庄重而和谐。
献瑞:献上吉祥的象征。
颠木:枯木再生。
万载:万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恢宏的历史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充满了对祖先功业和天命的颂扬,以及对当前时势的反思和希望。开篇即以“烈祖”开启炎黄图谱,统一华夏与四夷,展现了古代帝王的雄伟志向和政治理想。接着,“人心爱戴无远迩,亲传圣像绘成都”表现了民众对君主的敬仰之情,以及通过艺术手法将君主形象永恒化。

“成都赤子尊君父,大廷重光奉祠宇”则进一步强调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血脉相承和祭祀传统,显示出古代社会的宗族观念和礼制文化。“殿旁一木久已枯,俄发三芽当夏五”这一自然景象的描写,则象征着生命力和再生的希望。

“万物荣枯知有时,枯杨况更能生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洞察,以及对衰败与复兴的哲思。“天胡此野大此瑞,祖宗垂佑从可知”则将这种自然现象提升到了一种超自然的层面,认为这是上天和祖先在庇护着国家的吉兆。

然而,“吁嗟全蜀今非昔,玉垒金城久荆棘”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当前时势的忧虑和失望,感慨于昔日繁华如今荒废的情状。但随即转折为“幸今天道已好还,欲洗腥膻归古益”,表达了希望通过恢复古代的美德来净化当前的混乱。

最后,“矧兹廊庙古栋梁,肃雍显相登明堂。岷峨万里来献瑞,愿符景运答休祥”以及“书言颠木有由檗,天其永命复大业。中兴肇开同一机,万载重芳光史牒”等句,则是对历史建筑的赞美,对自然界送来的吉兆的期待,以及对国家安定和繁荣长久的祈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