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信阳何太公
明 · 董其昌
白云楼上白云封,彷佛群真礼赤松。
自向龙门尊太史,不因凤羽识超宗。
书成副本名山重,酒泛双茎湛露浓。
有诏即颁灵寿杖,将无潇洒爱携筇。
自向龙门尊太史,不因凤羽识超宗。
书成副本名山重,酒泛双茎湛露浓。
有诏即颁灵寿杖,将无潇洒爱携筇。
鉴赏
此诗《寿信阳何太公》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白云楼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进而赞颂了信阳何太公的高洁品德与非凡成就。
首联“白云楼上白云封,彷佛群真礼赤松”,以“白云楼”为背景,借白云之静谧,象征信阳何太公的清高与神秘,仿佛诸神在礼敬赤松子,暗喻其德行与智慧超越常人。
颔联“自向龙门尊太史,不因凤羽识超宗”,通过“龙门”与“太史”的典故,进一步凸显信阳何太公的卓越地位与非凡才能,不依赖外在的显赫身份或特殊机遇,而是凭借自身的学识与品德,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颈联“书成副本名山重,酒泛双茎湛露浓”,以“书成”、“名山重”、“酒泛”、“湛露浓”等意象,描绘了信阳何太公著作等身、学问深厚的形象,同时通过“酒”这一元素,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操。
尾联“有诏即颁灵寿杖,将无潇洒爱携筇”,以“诏”、“灵寿杖”、“携筇”等词语,表达了对信阳何太公的尊敬与赞美,不仅因其年高德劭而受到朝廷的表彰,更因其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喜爱漫步山林,享受自然之美,展现出其高尚人格与超然物外的风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美了信阳何太公的卓越成就与高尚品德,也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