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香山毛果泉
明 · 成鹫
我忆东林池上水,浸地涵天清彻底。
我忆东林池上人,珠圆玉润时相亲。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为神玉为骨。
有时过我讲老庄,从容入室先升堂。
有时过我习禅定,磨破瓶砖成古镜。
有时过我出新诗,琳琅照壁光离离。
有时过我作佛事,四相三轮通二谛。
我来久住识人多,檀门熟道频波波。
三生石上见宾主,口虽不言心默许。
一朝别去两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东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琼枝折。
琼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来悲风。
野人近住鹅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
一片閒云万里心,高山流水谁知音。
子期欲铸黄金贵,独抱无弦望天裔。
一弹别鹤与孤鸾,回首东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黄梅路上遥相期。
种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来尚未迟。
我忆东林池上人,珠圆玉润时相亲。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为神玉为骨。
有时过我讲老庄,从容入室先升堂。
有时过我习禅定,磨破瓶砖成古镜。
有时过我出新诗,琳琅照壁光离离。
有时过我作佛事,四相三轮通二谛。
我来久住识人多,檀门熟道频波波。
三生石上见宾主,口虽不言心默许。
一朝别去两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东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琼枝折。
琼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来悲风。
野人近住鹅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
一片閒云万里心,高山流水谁知音。
子期欲铸黄金贵,独抱无弦望天裔。
一弹别鹤与孤鸾,回首东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黄梅路上遥相期。
种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来尚未迟。
鉴赏
这首挽诗《挽香山毛果泉》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对“果泉居士”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逝者的怀念。诗中以“东林池”为背景,描绘了居士与诗人之间的交往场景,从讲学、习禅到创作诗歌、举行佛事,展现了居士的多才多艺和高尚品德。
首句“我忆东林池上水,浸地涵天清彻底”,以清澈的池水象征居士的高洁品性,引出对居士的怀念。接着,“我忆东林池上人,珠圆玉润时相亲”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为神玉为骨”一句,将居士比作秋水般深邃、玉般纯净的人物形象,凸显其人格魅力。
诗中多次提到“有时过我”,展现了居士与诗人的日常互动,无论是讨论老庄哲学、禅定修行,还是共同创作诗歌、举行佛事,都充满了和谐与默契。这些细节描绘了两人之间超越言语的心灵交流,以及对彼此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朝别去两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表达了诗人对居士离去的不舍与怀念。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居士离去后东林池的寂寥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哀伤之情。“琼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来悲风”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居士的深切悼念。
最后,诗人以“一片闲云万里心,高山流水谁知音”寄托对居士的思念,将居士比作高山流水中的知音,暗示了两人之间超越时空的精神联系。通过引用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表达了对居士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居士在黄梅路上遥相期的期待,希望他能再次归来,继续他们的友谊与精神交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