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尚书古文孔传后
清 · 伊朝栋
鲁恭王坏孔子宅,丝竹之音出四壁。
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
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
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
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
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
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
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
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
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
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
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
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
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
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
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
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
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
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
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
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
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
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
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
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
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
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
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
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
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
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
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
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
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
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
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
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
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
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
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
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
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
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
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鉴赏
这首清代伊朝栋的《书尚书古文孔传后》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鲁恭王发现《尚书》古文版本的叙述,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鲁恭王因毁孔子宅而意外发现古文《尚书》,这被视为珍贵的文化瑰宝。然而,这些文献的命运起伏不定,历经战乱和伪书混淆,直至永嘉之乱后,真正的古文才得以重见天日,被豫章内史梅名赜完整保存。
诗人通过历史的流转,强调了儒家经典对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正统学术的坚守。他批评了那些试图篡改经义的小儒,指出真正的学问应该以《释文》《正义》等权威注解为准绳,保持学术的纯粹性。同时,诗中也提及了刘氏《史通》对古文经学的支持,以及毛氏对前贤的批评,反映了学术争议中的多元观点。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古代学术传承的赞美,也是对后世学者的警醒,倡导学术研究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经典,维护其权威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