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其一)赏析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其一)

宋 · 姚勉
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注释

灵虚:指内心清明,不被杂念所蒙蔽。
提掇:提起、唤醒,此处指保持警觉。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
寂:寂静无声。
死灰:比喻事物已无生机。
枯木:形容事物无生命力。
吾儒:我儒家,指儒家学派。
一字经:指儒家经典中的一个字,强调精炼而深奥的教诲。

翻译

一点灵性如镜子般明亮,关键是要时刻保持清醒。
微小的变化也能预示吉祥,万物交织中唯有它能洞察幽微。
在最深的宁静中能感知一切,回应之后却又无形无迹。
死亡灰烬和枯木都不是法则,只需研读儒家的一字经典就足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赠予一位自号通灵心、以神仙自许的术士姚有应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灵虚明镜般的内心世界,强调了修行者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和洞察力。"微几才动先知吉",意指在微妙的变化中预知吉祥,体现了术士对自然和命运的敏感。"万象交森独测灵",则表达了在万物交织的环境中,术士能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灵性。

"至寂静中能有感",说明在极度宁静的状态下,心灵能够感应到平常不易察觉的事物。"遍酬应后却无形",意味着术士的智慧在应对世间事务后,显得无形而高深。最后两句"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点明真正的修行并非依赖外在的法术,而是通过研读儒家经典,修炼内在的道德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术士的特异能力,又强调了儒家教诲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姚勉对道与儒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