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定西侯登金山,以上游师未至,遂左次崇明二首(其一)
明 · 张煌言
割云半壁倚中流,天劈东南形胜收。
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
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
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
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煌言与定西侯一同登临金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长江天险和东南形胜的雄浑气象。首句"割云半壁倚中流"形象地刻画了金山如刀削般陡峭,直插江心,仿佛将天空割裂。"天劈东南形胜收"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景观的壮观。
接下来两句"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运用比喻,"铁瓮"形容坚固的城池,"潮函"则暗示潮水涌动,"飞鹫岭"和"牙樯影撼"描绘了船只穿梭江面的生动画面。"浴龙洲"则寓含了江水激荡的动态美。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通过想象历史上的战鼓声和今日的军旗飘扬,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当前军事部署的庄重气氛。
最后两句"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以近在咫尺的金陵(南京)象征明朝的王气,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亡者的追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具有鲜明的边塞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