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祠
明 · 黎暹
夫妇君臣,人之大伦。
妇之从夫,犹臣于君。
一有急难,均为死节。
庶几大义,不愧臣妾。
卓卓贤周,义不忘刘。
濒危绐贼,窜身中流。
中流陨命,不但已已。
容服整然,死如不死。
七日浮尸,溯流而还。
夫故身同,面夫昔颜。
以义捐躯,孰不震骇。
坟祠像设,孰忍迁改。
几经兵燹,忽焉就荒。
有贤诸孙,嘅念弗忘。
既修其祠,复饰其像。
澜海之壖,桂圃之上。
纂志标题,经两翰林。
我言奚似,纪还于今。
薄俗何人,逆臣悖妇。
闻风革心,凛然千古。
妇之从夫,犹臣于君。
一有急难,均为死节。
庶几大义,不愧臣妾。
卓卓贤周,义不忘刘。
濒危绐贼,窜身中流。
中流陨命,不但已已。
容服整然,死如不死。
七日浮尸,溯流而还。
夫故身同,面夫昔颜。
以义捐躯,孰不震骇。
坟祠像设,孰忍迁改。
几经兵燹,忽焉就荒。
有贤诸孙,嘅念弗忘。
既修其祠,复饰其像。
澜海之壖,桂圃之上。
纂志标题,经两翰林。
我言奚似,纪还于今。
薄俗何人,逆臣悖妇。
闻风革心,凛然千古。
鉴赏
此诗颂扬了贞节祠内所纪念的女性人物,她坚守大义,如同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即使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也誓死不渝。诗中提到的“卓卓贤周”与“义不忘刘”,暗示了这位女性人物在关键时刻,为了维护道义,不惜欺骗敌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的英勇行为,不仅震撼人心,更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诗中特别提到了这位女性人物在濒死之际,依然保持衣冠整齐,仿佛并未真正死去,直到七日后尸体漂浮回流,才得以与丈夫重逢。这种对丈夫的深情以及对道义的坚持,令人动容。诗中还提到她的坟墓和祠堂被后代子孙精心维护,即使历经战乱,也始终保持着庄严与肃穆。
最后,诗人呼吁当下的社会风气,希望人们能从这位女性人物的故事中汲取教训,避免成为逆臣悖妇,让正义与忠诚的精神永远流传,激励后人。这首诗不仅是对贞节祠内女性人物的赞颂,也是对道德与忠诚价值的深刻反思与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