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万岁塔
明 · 徐熥
宝塔凌霄迥,登攀俯九垓。
山河天际绕,楼阁日边开。
幡影依檐落,铃声拂槛来。
马江波浩渺,雉堞势萦回。
隔岭留残照,遥空度晚雷。
炊烟生下土,禅诵出香台。
僧自山腰住,人从树杪回。
迷川今日渡,劫火往年灰。
上界疏钟动,孤城断角催。
几思题偈别,古壁半苍苔。
山河天际绕,楼阁日边开。
幡影依檐落,铃声拂槛来。
马江波浩渺,雉堞势萦回。
隔岭留残照,遥空度晚雷。
炊烟生下土,禅诵出香台。
僧自山腰住,人从树杪回。
迷川今日渡,劫火往年灰。
上界疏钟动,孤城断角催。
几思题偈别,古壁半苍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邃的哲思。诗人以“宝塔凌霄迥”开篇,巧妙地将宝塔置于高远的天空之中,展现出其超凡脱俗之感。接着,“登攀俯九垓”,既写出了攀登之艰难,又暗示了俯瞰大地的豪迈。
“山河天际绕,楼阁日边开”两句,以山河楼阁的广阔与日光的温暖,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接下来,“幡影依檐落,铃声拂槛来”,通过细腻的视觉和听觉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
“马江波浩渺,雉堞势萦回”,诗人以江水的浩渺和城墙的蜿蜒,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时间的流逝。“隔岭留残照,遥空度晚雷”,则通过夕阳与晚雷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炊烟生下土,禅诵出香台”,这两句将人间烟火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精神的追求。“僧自山腰住,人从树杪回”,描绘了僧侣与行人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迷川今日渡,劫火往年灰”,诗人通过渡过迷川与往昔劫火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思考。“上界疏钟动,孤城断角催”,最后以钟声与号角的声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历史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