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木公以惜抱文稿卷子属题为其师马通伯故物赏析

木公以惜抱文稿卷子属题为其师马通伯故物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我昔勘书官学曹,桐城一老同昏朝。
澹怀万事不挂眼,心维口诵惟方姚。
精诚所结好所聚,阅肆妙迹逢灵皋。
朱书平点柳州集,辨析雅郑严秋毫。
惜抱遗文旧所得,酒酣出示珍球刀。
行草宕逸味隽永,题品妙称安吴包。
座间凫翁最倾倒,书后博引何滔滔。
春明燕饮事在眼,家居撞坏群儿跳。
抱润先生亦宿草,长物散失寒烟飘。
醰醰至味沁肺腑,坠欢隔世难重遭。
斯文一脉有冥契,纵极天椓终难消。
沉渊连璧复照眼,如水收覆魂相招。
去年旧京觏袁子,摩挲柳集真久要。
君复徵题姚手迹,拓本远致千琼瑶。
桐城后劲两君属,弥天风雨闻嘐嘐。
我落穷边岁月久,所思不见徒心劳。
何时传观得合并,光宣旧梦回寒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曾寿所作,名为《木公以惜抱文稿卷子属题为其师马通伯故物》。诗中表达了对已故老师马通伯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马通伯所珍藏的惜抱文稿卷子的感慨。

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与已故老师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老师对学问的专注和对书籍的热爱。接着,诗人回忆起老师珍藏的惜抱文稿卷子,对其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包括朱红色的书法、对柳宗元作品的精辟分析、以及卷子上行草书写的逸趣横生。诗人对这些珍贵文献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诗中还提到了与老师交往中的其他细节,如春明燕饮的欢乐时光、老师的弟子们对老师作品的倾倒之情,以及老师去世后,其遗物的散失和环境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对老师深厚的情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够再次见到这些珍贵文献的愿望,以及对老师精神遗产的传承和延续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