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眷西归长林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孟夏雨初霁,海村桑叶肥。
小麦蔪蔪秀,雉来麦上飞。
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
十年困马足,四体悬鹑衣。
世态已阅历,长策莫如归。
檗树无甘荫,冰壑无炎辉。
从来高蹈士,不厌寒与饥。
去去故山中,努力餐蕨薇。
长林何处所,泉洁山秀峙。
暧暧人烟际,灌木四五里。
枝上老鸦多,春来各生子。
子幼含哺劳,子大雌雄恃。
恩勤虽已极,骨肉一巢里。
此时垂白母,望远闾自倚。
行路稍欲稀,夕阳半山紫。
儿今远归来,无米亲亦喜。
末语,非至性人谁能道出?
小麦蔪蔪秀,雉来麦上飞。
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
十年困马足,四体悬鹑衣。
世态已阅历,长策莫如归。
檗树无甘荫,冰壑无炎辉。
从来高蹈士,不厌寒与饥。
去去故山中,努力餐蕨薇。
长林何处所,泉洁山秀峙。
暧暧人烟际,灌木四五里。
枝上老鸦多,春来各生子。
子幼含哺劳,子大雌雄恃。
恩勤虽已极,骨肉一巢里。
此时垂白母,望远闾自倚。
行路稍欲稀,夕阳半山紫。
儿今远归来,无米亲亦喜。
末语,非至性人谁能道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孟夏时节雨后海村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游子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孟夏雨初霁,海村桑叶肥”,描绘了雨后初晴,海村中桑叶因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肥美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小麦蔪蔪秀,雉来麦上飞”则通过小麦的茂盛生长和野鸡在麦田上飞翔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生机勃勃。
随后,诗人转向对远游子的感慨:“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和思念之情。接下来,“十年困马足,四体悬鹑衣”描述了游子在外漂泊多年,生活艰辛,衣衫破旧的状态,体现了人生的不易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世态已阅历,长策莫如归”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回归故乡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檗树无甘荫,冰壑无炎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法实现的无奈。
“从来高蹈士,不厌寒与饥”是对那些追求高尚情操而不畏艰难困苦之人的赞美。最后,“去去故山中,努力餐蕨薇”表达了诗人决心回到故乡,过简朴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