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海子桥大风即事一首赏析

海子桥大风即事一首

明 · 童冀
海子桥西风大作,扑面惊砂似飞雹。
蹇驴局促驱不前,仆夫睢盱行屡却。
傍人指点笑相语,谁遣先生此行乐。
韩公半醉纱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
惟有王郎跛能履,拄杖落手心茫然。
君平杖头无酒钱,羊市街西寻郑虔。
从此避风如避箭,闭门经月不相见。
剥啄移时始启关,旋吸清泉沃尘面。
墙头浊醪如井泉,沈醉不虞归路远。
城南招提老赞公,三日不见心忡忡。
回鞭便欲造虚白,惊见斜阳天际红。
归来独坐增永慨,三复平生康节戒。
青灯永夜长自怜,白首相随惟影在。
故山万里孤云飞,一身憔悴谁复知。
从今风雨閒柴扉,养取病鹤江南归。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海子桥大风即事一首》描绘了海子桥西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风力之猛,仿佛将沙砾吹成了冰雹,行人和骑驴者都难以前行。旁观者笑语相讥,似乎对诗人的出行感到不解或戏谑。诗人以韩愈自比,半醉中仍保持风度,童子恭敬地站在一旁。而王郎则因脚疾,拄着拐杖显得茫然。诗中提到的“君平”可能是指隐士严遵,他虽无酒钱,却能在羊市街西找到郑虔这样的知己。诗人借这场大风,表达了对避风如同躲避利箭的感受,以及闭门数月不见友人的孤独。当风停后,诗人打开门户,饮下清泉,心情得以缓解。随后,他前往城南的寺庙,与老僧交谈,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友情、孤独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