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萧大山
宋末元初 · 刘鉴
阿统遥知是乃宗,作诗工似选诗工。
写成判语皆吟笔,翻得离骚再国风。
共喜横渠传有弟,久誇坡老学如翁。
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
写成判语皆吟笔,翻得离骚再国风。
共喜横渠传有弟,久誇坡老学如翁。
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阿统:指诗人或某人。遥知:远道得知。
乃宗:同一宗族。
作诗:创作诗歌。
工:精湛。
选诗工:选拔中的能手。
判语:判决诗,指带有评判性质的诗歌。
皆:都。
吟笔:富有诗意的笔触。
离骚:古代著名楚辞作品。
再国风:再次融入国家文化风格。
横渠:指程颐,宋代哲学家。
弟:后辈。
坡老:苏轼,宋代文学家。
学如翁:学问深厚如同长者。
世间:世间众人。
零落:散失、凋零。
庭闱:家庭内部,这里指家中。
诺唯中:仅存于家中。
翻译
阿统远知是同宗,诗才出众犹如选拔中的能手。他的判决诗都充满诗意,翻阅《离骚》融入国家风格。
共同欣喜横渠有弟承继,长久以来称赞坡老学问如长者。
世间师友多已离世,如今只有庭中之人能延续这份传统。
鉴赏
这首诗是刘鉴的《谒萧大山》,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阿统的赞美之辞,表达了对其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
“阿统遥知是乃宗”,开篇即点出阿统在文坛上的地位,其才华如家族传承一般显赫。紧接着,“作诗工似选诗工”进一步强调了阿统不仅创作能力高超,而且在挑选佳作上也同样精湛。
“写成判语皆吟笔”,此句描绘出阿统文思泉涌,写下来的批评文字都能轻松驾驭,宛如歌吟一般流畅自然。接着,“翻得离骚再国风”则形象地表达了阿统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能够让人回味到古代《离骚》那样的经典之作,同时也能体现出新的民族风格。
“共喜横渠传有弟”,这里的“横渠”可能是某种隐喻或者地名,但无论如何,这里表达的是对阿统兄弟般的友情和文学才能的共同庆幸。下句“久誇坡老学如翁”则是说阿统长时间以来一直效仿着古代诗人坡上的老者,学习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最后两句“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流露出一种时代变迁、朋友四散的情感。尽管外界的师友们纷纷离去,但是在家中的书房里,阿统仍旧是我等心目中的唯一文学偶像。
刘鉴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阿统深厚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