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歌(其五)
抬头忽见游人过,棹入菰蒲水拍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的生动画面。"女伴相随出芰荷",写出了女子们结伴出行,穿着鲜艳的衣裳,踏着荷花盛开的池塘,充满青春活力。"并船比较采莲多",通过比拼采莲的数量,展现了她们欢快的竞赛和对丰收的期待。
"抬头忽见游人过",笔触转向外部环境,不经意间瞥见了游人的踪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关注。最后两句"棹入菰蒲水拍波",描述了她们划船进入长满菰蒲的水域,水波轻拍船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整体来看,刘基的这首《采莲歌(其五)》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又流露出少女们活泼的生活情趣,富有生活气息。
词语解释
比较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 (2) (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 (3) (副)表示具有一定程度;有“相当”的意思。 [构成]并列式:比+较 [例句]比较大小。(作谓语)比较过去他取得了很大进步。(介宾结构作状语)比较的结果。(作定语)成绩比较突出。(作状语)...
并船的意思:(1).两船并合。《墨子·备水》:“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 岑仲勉 注:“并船,即合两船也,两船为一临。”(2).并排着两只船。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六:“兰桨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宋 黄庭坚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之二:“可怜一曲并船笛,説尽故人离别情。”...
采莲的意思: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菰蒲的意思:(1).菰和蒲。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芦花。”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2).借指湖泽。 南唐 张泌 《洞庭阻风》诗:“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明 孙蕡 《湖州乐》诗:“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时隔花闻笑语。” 清 金农 《松陵雨泊》诗:“一夕菰蒲打蓬雨,声声引...
芰荷的意思:指菱叶与荷叶。《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唐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诗:“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明 陆采 《怀香记·索香看墙》:“芰荷池雨声轻溅,似琼珠滴碎还圆。”...
女伴的意思:◎ 女伴 nǚbàn[chaperon,chaperone;female companion] 女性的同伴...
抬头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把头抬起来;比喻受压制的人或事物得到伸展。 (2) (名)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遇到对方的名称或涉及对方时;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 (3) (名)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抬头的地方。现在一般只有在单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也叫抬头。 [构成]动宾式:抬|头 [例句]注意书信中的抬头。(作宾语)[反义]低头...
头忽的意思:方言。指开始入睡到第一次醒来的阶段。...
相随的意思:(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游人的意思:◎ 游人 yóurén[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sight-seer] 见“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