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赏析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唐 · 皎然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
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
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
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

拼音版原文

shēnjiāngliúlìngyǐnjīnggòngxiègōngfān
yǒuzōngshīzàiyìngzhīcún

wènxīnchángwèibiéshānghún
访fǎnghuáquánqiūfēngyànmén

注释

身将:身体力行,此处指效仿。
刘令:指刘禹锡,唐代诗人,这里代指隐士。
隐:隐居。
经共:一起,一同。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以清高雅致著称。
翻:阅读,翻阅。
宗师:宗教或学派的创始人或大师。
我法:指个人遵循的教义或法则。
存:存在,延续。
问心:自我反省,自问。
常寂乐:常处于寂静与快乐之中,指心灵的平和。
为别:因为离别。
伤魂:伤心,伤感。
独访:独自访问,探寻。
华泉:美丽的泉水,可能指具体地名,也泛指美好景致。
秋风:秋季的风,常带凄凉之美。
雁门:雁门山,位于中国北方,这里泛指边塞风光。

翻译

我将效仿刘令归隐山林,手捧佛经如同谢安般诵读。
只要有这位宗师在,我的信仰和教法就会延续。
自问内心常常处于宁静的喜悦中,离别又怎会让我伤心欲绝。
独自探访那华美的清泉,秋风吹过,雁门山景色宜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对禅宗修行的理解。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此句表明诗人与刘令、谢公等人共同研讨佛法,其中“身”指代自己,“刘令”、“谢公”应是当时的高僧或道友。通过这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同修者的尊敬。

“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这里的“宗师”很可能指的是一位禅宗的高僧或者是诗人的导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宗师的信赖和对佛法传承的坚信。

“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快乐,以及面对分别时的情感态度。尽管分别会带来悲伤,但诗人认为这种悲伤并不会深刻到灵魂的程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诗人独自前往华泉,感受着秋风吹拂而来的清凉。这里的“雁门”可能是指某个地点,但也可以理解为一道自然界的门户,是通往心灵世界的入口。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执着,也透露出他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内在的心灵境界与外在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禅意画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