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董天鉴孝廉(其一)
明 · 张煌言
三策天人罢董山,谁怜日驭已西倾!游从麋鹿身将隐,谶应龙蛇意未平。
晋代犹留靖节谥,汉家原重孝廉名。
即看墓石封题处,尚有贤书是「大明。
」
晋代犹留靖节谥,汉家原重孝廉名。
即看墓石封题处,尚有贤书是「大明。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遗民张煌言悼念董天鉴孝廉的作品。诗人首先回顾了董天鉴的生平,提及他曾经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时局动荡,仿佛日驭西倾,暗示了董的人生转折和国家的衰落。接着,诗人感慨董天鉴虽然退隐如麋鹿,但仍怀有不平之志,他的命运与预言中的龙蛇之象相呼应。
诗中提到晋代对陶渊明(字靖节)的尊重,暗示董天鉴也有高尚的节操,如同靖节之谥。汉代重视孝廉之名,这表明董天鉴的品行得到了后人的认可。最后,诗人站在墓前,看到墓碑上的封题,仍可见“大明”二字,表达了对故去的董天鉴的怀念,以及对明朝遗志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展现了董天鉴的品格和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思,同时也寓含了对明朝灭亡的沉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