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钱
清 · 张笃庆
富莫富于杖头钱,贫莫贫于严道之铜山。
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
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
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
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
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
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
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
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
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
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
鉴赏
这首诗以“杖头钱”为题,通过对比“铜山铸钱万万千”的富足与“杖头百钱真我有”的贫寒,揭示了财富的虚幻本质。诗人借“杖头钱”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首句“富莫富于杖头钱,贫莫贫于严道之铜山”,将“杖头钱”与“铜山”进行对比,强调了物质财富与实际生活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铜山虽富可铸钱无数,但最终却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和价值。而“杖头百钱”虽少,却是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带来实际的幸福感。
接着,“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进一步阐述了财富的虚无。即使拥有再多的钱财,也无法解决内心的空虚和不满足。而“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在诗人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外在的财富,而是能够自由支配的、能够带来快乐的“杖头钱”。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体现了诗人对当下享受的追求。他认为,珍惜眼前,享受当下的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这种生活态度与那些因财富而烦恼、无法安心享受生活的贵族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财富的无常和不可靠。何曾虽然日食万钱,却因内心空虚而感到茫然;洛阳的离乱无法避免,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安宁;铜驼被荆棘埋没,象征着财富终将消逝,无法带来永恒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杖头钱”与“铜山”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财富与幸福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