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一首送真侍郎
宋 · 洪咨夔
风雨寂历芦荻秋,梧桐落尽斜阳收。
孤鸿影断苍莽外,愁绝送客涛江头。
客心恰似涛江水,夹岸拥沙潮不起。
海门一线拱觚棱,无声夜到龙山尾。
重云压江秋阴阴,千古送客非斯今。
有酒可别不敢斟,天乎天乎知客心。
天乎天乎知客心。
孤鸿影断苍莽外,愁绝送客涛江头。
客心恰似涛江水,夹岸拥沙潮不起。
海门一线拱觚棱,无声夜到龙山尾。
重云压江秋阴阴,千古送客非斯今。
有酒可别不敢斟,天乎天乎知客心。
天乎天乎知客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寂历:寂静冷清。芦荻:芦苇和荻草。
斜阳:傍晚的阳光。
孤鸿:孤独的大雁。
苍莽:辽阔而迷茫。
客心:离别客人的内心感受。
潮不起:潮水不起波澜。
海门:江口。
龙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远方。
秋阴阴:秋天阴沉沉的。
斯今:此时此刻。
斟:倒酒。
天乎天乎:反复呼喊,表达无奈。
翻译
秋风秋雨中芦苇和荻草显得格外寂静,梧桐叶已落尽,夕阳也即将收起它的余晖。孤零零的大雁身影消失在远方苍茫的天际,江边的涛声伴随着无尽的离愁,为送别客人而悲鸣。
客人的内心就像那涛江的水,两岸沙滩包围,潮汐却无法激起波澜。
海门处的江面像一条弧线拱卫着高耸的山脊,夜晚悄然无声地延伸到龙山的尽头。
秋天的乌云笼罩着江面,千百年来送别的场景并非今日独有。
虽然有酒,但此刻却不敢举杯,天哪,天哪,谁能理解这离别客人的愁苦心情。
天哪,天哪,谁能理解这离别客人的愁苦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风雨中送别友人的场景。"风雨寂历芦荻秋",以风雨渲染出凄清的氛围,芦荻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增添了离别的哀伤。"梧桐落尽斜阳收",进一步点明季节,梧桐叶落,夕阳西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孤鸿影断苍莽外,愁绝送客涛江头",诗人借孤鸿的形象表达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和愁绪,涛江头的浪涛声更增添了离别的悲凉。"客心恰似涛江水",将客人心中的情感比作江水,深沉而难以平静,"夹岸拥沙潮不起",形象地写出客人心中的沉重和无尽的思念。
"海门一线拱觚棱,无声夜到龙山尾",运用奇特的意象,描绘送别后友人渐行渐远的情景,如同海门的弧线消失在远方,夜晚的寂静无声中,思绪延伸至龙山之巅。"重云压江秋阴阴",再次强调了阴郁的天气,象征着离别的沉重。
最后两句"千古送客非斯今,有酒可别不敢斟",表达了诗人对古今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面对离别时的犹豫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全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无尽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