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听贤师琴赏析

听贤师琴

宋 · 苏轼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拼音版原文

xiánchūnwēnqiěpíngxiǎoxiánliánzhéliàngqīng

píngshēngwèishígōngjiǎodànwénniúmíngàngzhōngzhìdēng

ménqiánbāozhuóshuíkòuménshānsēngwèixiánjūnchēn

guījiāqiěqiānshuǐjìngcóngqiánzhēngěr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听贤师琴》。诗中通过对琴弦声音的描绘和山僧生活场景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之美以及心灵寄托的深切感受。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这两句描写的是贤师弹奏的大弦声音温和而柔和,小弦的声音则是清脆且明亮,通过对比强调了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音乐的无知,以及他通过贤师的琴声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牛鸣盎中雉登木"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与和谐。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询问是谁在敲门,而山中修行的僧侣并未感到烦恼,显示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

最后,"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表达了诗人听过贤师琴声后,想要用清澈的水来洗涤过去对于音乐的感知,用一种新的、纯洁的心态去聆听和体验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和山中僧侣生活的情境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艺术之美的追求,以及通过音乐来净化心灵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