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八声甘州三首(其二)赏析

八声甘州三首(其二)

清 · 史承谦
好溪山、一片玉玲珑。
身入画图中。
乍光摇银海,尘氛尽洗,杳霭溟濛。
何似同餐沆瀣,踪迹摄飞鸿。
多事山阴棹,来往匆匆。
输与何人匀染,只云林子久,著笔偏工。
把渔航苇箔,零乱插西东。
最难描、晚峰多处,碧沉沉、寒色一林松。
更谁问,瓶梅冻折,闲倚薰笼。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开篇“好溪山、一片玉玲珑”,以“玉玲珑”形容溪山之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接着,“身入画图中”,诗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乍光摇银海,尘氛尽洗,杳霭溟濛。”光亮如银海般摇曳,尘世的烦恼仿佛都被洗涤干净,远处的雾气弥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何似同餐沆瀣,踪迹摄飞鸿”,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同飞鸿一般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多事山阴棹,来往匆匆。”山阴的小舟频繁来往,却显得匆忙,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忙碌与短暂。紧接着,“输与何人匀染,只云林子久,著笔偏工。”表达了对云林子久(元代画家黄公望)艺术造诣的高度赞赏,认为只有他才能如此精准地描绘出自然之美。

“把渔航苇箔,零乱插西东。”渔舟和芦苇在东西方向随意分布,展现出自然界的无拘无束。最后,“最难描、晚峰多处,碧沉沉、寒色一林松。”晚霞映照下的山峰,碧绿而寒冷,松林在寒色中显得格外醒目,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独特。

“更谁问,瓶梅冻折,闲倚薰笼。”在这幅画面中,似乎连瓶中的梅花都因寒冷而折断,只有闲适的人倚在熏炉旁,享受着这份静谧与温暖。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