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干曝日
雪消沙草绿,春动水烟黄。
老渐思丘壑,贫犹典骕骦。
理生无远计,曝背近东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杨承鲲的《湖干曝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首句“阁外柳条长”以柳树的生长暗示春天的到来,柳条的修长与阁楼相映,富有画面感。接着,“平湖半夕阳”描绘出湖面在夕阳余晖下的宁静,平和的湖光与即将落山的太阳形成鲜明对比。
“雪消沙草绿”进一步点明春天的气息,冰雪消融,沙滩上的草开始转绿,生机盎然。而“春动水烟黄”则通过描绘水面蒸腾的水汽在阳光下呈现出黄色,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水气的轻盈与温暖。
诗人在此时流露出对自然的深深感慨,“老渐思丘壑”,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来越向往山水间的隐逸生活。即使身处贫困,“贫犹典骕骦”(典当骏马以度日),也未改变他对恬淡生活的坚守。最后两句“理生无远计,曝背近东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晒着太阳,靠近东墙,没有过多的追求和计划,显得淡泊而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春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平凡的意境。
词语解释
草绿的意思:◎ 草绿 cǎolǜ[grass green] 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东墙的意思:(1).东边的墙垣。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参见“ 东墙窥宋 ”。(2).即东蘠。《后汉书·乌桓传》:“其土地宜穄及东墙。东墙似蓬子,实为穄子,至十一月熟。”参见“ 东蘠 ”。...
近东的意思:◎ 近东 jìndōng[the Near East] 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但伊朗、阿富汗除外...
理生的意思:治生,料理生计。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进则侣鸿鸞以振翮,退则参 陶 白 之理生。” 唐 韦应物 《寓居永定精舍》诗:“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太平广记》卷二四三引 唐 韩琬 《御史台记·裴明礼》:“ 唐 裴明礼 ……善於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
柳条的意思:◎ 柳条 liǔtiáo[wicker;osier;willow branch]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柳条包...
曝背的意思:(1).背朝烈日。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2).借指耕作。《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僕得曝背於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孙, 欧阳子 所谓‘顾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过。”...
丘壑的意思:(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
水烟的意思:见“ 水烟 ”。亦作“ 水烟 ”。1.水上的烟霭。 南朝 梁简文帝 《登烽火楼》诗:“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诗:“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七:“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2).用水烟袋装烟丝吸用的烟。吸时,烟从注水的筒管中通过,故称。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烟草》:“ 兰州 别产烟种,范铜为管,贮水而吸之,谓之水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伯父起来,洗过了脸,吃了一会水烟,又吃了点心。”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
条长的意思:挺直地生长。《管子·地员》:“羣木安遂,条长数丈。”...
无远的意思:(1).谓无论多远之处。《书·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2).指杳无涯际。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参见“ 无远弗届 ”。(3).不要疏远。《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高亨 注:“无远,即不要疏远。”...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烟黄的意思:同“菸黄”。萎黄;枯萎。...
远计的意思:(1).考虑深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夫 种 为 越王 深谋远计,免 会稽 之危。”(2).长久之计。《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宣武 既废 太宰 父子,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若除 太宰 父子,可无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