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其三)赏析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其三)

宋 · 司马光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攲侧疏篱短,绵延蔓草深。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注释

菊蕊:菊花的花蕊。
粟:谷粒。
叶心:叶片的中心部分。
窥:看。
白日:阳光。
散黄金:散发出金黄的光芒。
攲侧:倾斜。
疏篱:稀疏的篱笆。
绵延:蔓延。
蔓草:野草。
深:深邃。
寒蛩:寒冷的蟋蟀。
何与:能做什么。
悲吟:悲伤地鸣叫。

翻译

菊花蕊像排列的谷粒,清晰可见叶片的心脏。
它们从未见过阳光,怎么散发出金黄的光彩。
倾斜的篱笆短小,蔓延的野草丛深邃。
寒冷的蟋蟀你又能如何,整夜都在悲伤地鸣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菊花、叶心和黄金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悲凉。首句“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中的“菊蕊”形容菊花的美丽,而“青青见叶心”则透露出一种清冷之感,表现了秋天的萧瑟。

接着,“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一句中,“未尝窥白日”可能是说诗人长时间不曾见到晴朗的阳光,而“何以散黄金”则令人联想到秋天落叶如同散落的黄金,这里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第三句“攲侧疏篱短,绵延蔓草深”中,“攲侧疏篱短”形容围栏残破不堪,而“绵延蔓草深”则展现了野草的旺盛与生命力,这两者对比,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

最后,“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一句中,“寒蛩”即秋夜中的蟋蟀,其鸣叫声令人感到凄冷。诗人自问“尔何与”,似乎在询问自己为何如此孤独与悲伤,而“终夕亦悲吟”则表达了诗人长夜难寐,心中充满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深秋时节中的忧郁情怀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