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贵阳山中杂兴(其二)赏析

贵阳山中杂兴(其二)

清 · 李良年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
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
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
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
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山阁多晚阴”展现了傍晚时分山阁笼罩在阴凉之中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断崖横瘦树”则刻画了山崖上稀疏站立的树木,显得孤独而坚韧。

“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写微风吹过江面,带来清凉的感觉,仿佛轻盈地吹动着诗人的衣巾和鞋子,形象生动。诗人无需携带青藤,因为前方的岗峦邀请他驻足欣赏,“延旅伫”三字流露出对美景的留连之意。

“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描绘远处田野在阳光下展现出一片翠绿,与附近的鸡山相映成趣,景色宜人。田园生活场景中,妇女提水归来,“帕女汲泉归”,儿童扛锄劳作,“墟童荷锄去”,展现出农耕社会的淳朴画面。

“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暗指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即使在太平时期,人们仍有农事忙碌。最后两句“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地稍作停留,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以及对丹砂矿产的兴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阳山中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