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牟仲启
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
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恪寡语言。
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
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
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
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
读书少著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
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
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
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
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注释
尚书:古代官职。脱靴亭记:历史事件或文章。
巨阉:权势大的宦官。
雌甲:比喻身负重任。
绣衣:古代官服。
苕溪:地名。
杜门:闭门不出。
环堵:简陋的居室。
貤泽:恩惠。
任子:因父荫得官。
艺隐:以艺术才华隐居。
建章宫:汉代宫殿。
一尺纸:比喻作品的宏大。
东坡先生:苏轼。
万卷腹:学识渊博。
文与可:北宋画家。
不是竹:指画作富含诗意。
文献:文献资料。
西蜀:古代中国地区名。
十年工:长期刻苦学习。
俗:世俗之气。
虚谷翁:虚构或指代某位隐士。
虚翁之心:虚无之心。
三间茅屋:简朴居所。
深云中:隐秘之地。
不朽:流传久远。
俱无穷:永远不断。
翻译
曾祖父曾居尚书官,他退让不求高位显赫。在《脱靴亭记》中,他痛斥权阉,他的风骨节操和文章光照千秋。
如同你的祖先,他也身披战甲,年轻时就担任要职,手持汉斧
他在苕溪边隐居二十年,闭门不出,生活简朴。
他是名门之后,年老眼神依旧清明,沉默寡言却严谨有礼。
他的文章符合进士的标准,应得任子恩泽。
他以艺术才华隐居,深入研究绘画和书法。
他的作品如建章宫般宏大,细致入微,富有千门万户的气派。
东坡先生才情横溢,他的字如颜筋柳骨,寓于枯木之中。
我曾私下评价文与可,他的画并非只是竹子,而是诗的意境。
年轻人令人敬畏,你尤其如此,文献丰富,来自西蜀。
你十年苦读,笔下无俗气,实属难得。
虚谷翁在紫阳山下,深知一切终将归于空无。
虚翁的心在我山谷中,夜晚啸歌,清晨吟咏风声。
请为我描绘这幅画面,三间茅屋隐藏在云雾深处。
我的诗或许能流传不朽,你的姓名也将永载史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或隐士的高洁人格和坚守艺术理想的情怀。开篇即点出存斋尚书曾大父的品行,勇于退隐,不愿涉足官场,这已经展现了作者对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性格的推崇。紧接着,脱靴亭记中斥巨阉的情节,凸显了文章风节之美,照耀千古。
诗人提及雌甲与君乃祖同行,早穿绣衣持汉斧,可见其对先辈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守护。饮苕溪水二十年,不出杜门,守着环堵,这种隐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内心的自足。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恪寡语言,则描绘了一位年迈而德高望重的长者形象,其言行谨慎,少有过多之辞。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显示了诗人对文学和科举的重视,以及希望后代能够承袭先辈的恩泽。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是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强调通过不懈怠的努力来追求艺术的纯粹与卓越。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则是对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赞美,以及对大师们作品的高度评价。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是对苏轼(东坡居士)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造诣的推崇。接下来的“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以及将自己的创作与古代大师相提并论的勇气。
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是对后辈学者的期许和鼓励,同时也强调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尊重。读书少著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则是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以及追求作品纯粹性和不凡的努力。
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则描绘了一位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其内心世界宁静而深邃。
最后,“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是诗人对友人的请求,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生活理想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结尾“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以及与朋友共同创作、共享文化遗产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其对人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