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上人
宋 · 杨亿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遍西方贝叶书。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遍西方贝叶书。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五蕴:佛教术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心理现象。空:佛教中表示超越世俗概念的境界。
冢间:墓地间,指修行者的生活环境。
十年馀:十多年,表示时间之长。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碧云句:比喻富有诗意的语言。
西方:佛教中的西方净土,也指佛经。
贝叶书:古代印度用贝多罗树叶写成的佛经。
弥天:满天,形容议论广泛或高深。
居士:信奉佛教的在家修行者。
世俗流疏:超脱世俗,不随流俗。
心法:佛教中指修行的心要法门。
太虚:天空,象征宇宙或佛法的广大无边。
翻译
五蕴皆空,烦恼已尽,我在墓地间修行了十多年。我创作了许多南方诗意的句子,研读过西方佛经无数卷。
清高的议论让居士们折服,我的情感超脱世俗的纷扰。
向老师询问佛法真谛,他却沉默不语,只是笑着指向天边孤独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是出自宋代诗人杨亿之手,名为《威上人》。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禅意。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放下了世间的一切欲望和烦恼,如同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最终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遍西方贝叶书。" 这里“南国碧云”可能指的是一种清新的境界,而“西方贝叶书”则象征着佛家典籍的深邃与丰富。诗人通过吟诵和阅读这些高远的知识,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禅意,他的思想如同清风般纯洁无瑕,超越了世间的常规,而他的情感也因此而显得格外高远,不为尘世所羁绊。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禅宗特有的对话方式,即通过问答来体悟佛理,但诗人却选择了沉默,用笑容和手势来表达那无法言传的真理,而“孤云在太虚”则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展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禅宗思想的融入,杨亿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解脱和真理追求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