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西峰道士七首(其七)赏析

寄西峰道士七首(其七)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石室虚明隔紫烟,灵文中閟白瑶镌。
丹书隐字谁能识,岁月应题建武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神秘的石室景象。首句“石室虚明隔紫烟”以“虚明”形容石室内的明亮与空灵,而“紫烟”则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仿佛是仙境一般的隐秘所在。次句“灵文中閟白瑶镌”进一步揭示了石室内的奥秘,这里的“灵文”指的是难以解读的神秘文字,“中閟”意味着这些文字被深深地隐藏着,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白瑶镌”则暗示了这些文字可能被刻在某种珍贵的玉石之上,更加增添了其神秘与珍贵的程度。

接下来的“丹书隐字谁能识”一句,将话题引向了石室内隐藏的文字,这里的“丹书”通常指红色的书写,可能象征着权威或神圣。然而,这些隐匿的文字却无人能识,暗示了它们的深奥与复杂。最后,“岁月应题建武年”则通过时间的线索,推测这些文字可能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关联,即“建武年”,这是一个历史概念,但具体所指年代不详,这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石室及其内藏的未知文字,营造出一种探寻与发现的氛围,激发了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词语解释

白瑶的意思:(1).犹白玉。 南朝 梁武帝 《围棋赋》:“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 宋 刘敞 《游五岳观寄邻几圣俞》诗:“主人白瑶盃,劝客流霞殷。”(2).传说中的仙宫名。《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张读 《宣室志·李贺》:“﹝上帝﹞近者迁都于月圃,搆新宫,命曰 白瑶 。以某荣于词,故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

丹书的意思:(1).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隶也,著於丹书。” 杜预 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有燔丹书,无普赦罪。”《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苟削丹书,得夷平民。” 李周翰 注:“丹书,定罪之书。”(2).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吕氏春秋·应同》:“及 文王 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史记·周本纪》“生 昌 ,有圣瑞”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 酆 ,止于 昌 ...

灵文的意思:(1).指宗教经文。《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简文帝 《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启彝钟於殊里,记灵文於福地。”《云笈七籤》卷三:“ 玄元大圣皇帝 以理国理家,灵文真诀,大布人间。” 明 袁宏道 《万寿寺观文皇旧钟》诗:“光如寒涧腻如肌,贝叶灵文满胸腹。”(2).指古代遗传下来的稀少而珍奇的书籍或文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竹简韦编,既非易致,灵文祕检,又率难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二:“古人製字鬼夜泣,后人识字百忧集。我不畏鬼復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自注...

石室的意思:(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虚明的意思:(1).空明;清澈明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唐 杜甫 《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勺园 林水紓环,虚明敞豁。”(2).指内心清虚纯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 宋 ...

紫烟的意思:见“ 紫烟 ”。亦作“ 紫烟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