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五十四)
魏晋 · 阮籍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五十四首,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著称。在这首诗中,阮籍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开篇即以“塞门”和“海水”为喻,暗示人生的困境和不可逾越的界限。塞门象征着无法突破的束缚或困境,而海水则难以被人类触及或掌控,以此表达出对命运无奈的感叹。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朱明”指代光明或希望,但诗人却说“不相见”,意味着希望的缺失。紧接着的“奄昧”和“独无侯”则进一步描绘出孤独无助、无人援手的境地,表达了对孤独与绝望的深刻体验。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这一句通过“持瓜”和“思东陵”的行为,以及“黄雀诚独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自嘲。东陵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过去的幸福生活,而黄雀的羞愧则可能是对自己现状的自我反思。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失势”意味着地位或权力的丧失,而“须臾”则强调这种变化的短暂和不可逆转。诗人选择带上剑,或许是为了表达面对困境时的决绝和抗争,也可能暗含着对生命最后时刻的接受。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桑林子”可能是指那些像桑树一样坚韧不拔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悼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悲伤情绪。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暂时摆脱困境,骑着马在汧渭之间游历的情景。这既是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短暂快乐的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阮籍对人生无常、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