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孙宾老守三池二首(其二)赏析

送孙宾老守三池二首(其二)

宋 · 李流谦
百万貔貅尚枕戈,将军未复旧山河。
非干使者徵求急,正柰穷边饷挽何。
颇愿有言先牧养,不妨自署拙催科。
公馀傥暇寻遗事,尘锁荒祠望刮摩。

注释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勇猛和财富,这里代指士兵。
枕戈:士兵枕着武器睡觉,表示随时准备战斗。
使者:朝廷或上级派来传达命令的人。
徵求:征调、索取。
穷边:边疆地区,偏远的地方。
饷挽:军需物资的供应。
牧养:养育、培养,此处指治理和教化百姓。
拙催科:拙劣的催收赋税,谦辞,表示自己愿意亲力亲为。
遗事:过去的往事,历史遗迹。
刮摩:擦拭、修缮,比喻对遗迹的维护。

翻译

百万士兵枕戈待战,将军还未收复失地。
并非使者催促过急,而是前线粮草供应紧张如何解决。
我希望能先强调修养民力,不介意自己亲自负责税收事务。
公务之余,若能闲暇寻找历史遗迹,那荒废的祠庙就期待能得到修缮。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离别和边塞将士生活的关怀之情的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百万貔貅尚枕戈"一句,通过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守护着战戈,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将士依旧在为国守卫的紧张氛围。"将军未复旧山河"则表达了诗人对将士未能回归故土的情感寄托。

"非干使者徵求急,正柰穷边饷挽何"两句,通过强调边塞的艰苦与孤独,反映出边塞生活的不易和诗人的关切之情。"颇愿有言先牧养,不妨自署拙催科"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早日传递自己的关心,并不避讳其不够成熟或拙劣。

"公馀傥暇寻遗事,尘锁荒祠望刮摩"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希望在闲暇时光中能探索过往的轶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关怀和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