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签判丈立春日长句
宋 · 赵蕃
未说麦黄如病人,可堪梅落似残春。
休论北客惊相叹,试问南公见一新。
谓恐齐民罹疠疫,又言汉诏发深淳。
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
休论北客惊相叹,试问南公见一新。
谓恐齐民罹疠疫,又言汉诏发深淳。
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麦黄:形容麦子成熟,颜色接近病人的面色,暗示歉收。梅落:梅花凋零,象征春天即将过去。
北客:指来自北方的人。
南公:南方有学问的人。
齐民:泛指百姓。
疠疫:瘟疫。
汉诏:汉代皇帝的命令或诏书,此处可能指救济措施。
深淳:深厚淳朴,形容诏书内容深思熟虑且充满深情。
度日:过日子。
传诗:通过诗歌交流,以精神慰藉。
贫:贫困,这里指生活困苦的人。
翻译
还未说到麦子熟得像病人的脸色,梅花飘落仿佛残败的春天。不必再谈论北方客人为此惊叹,试着问问南方的学者是否有所新见。
他们担心百姓会遭受瘟疫之苦,又提及汉朝皇帝的诏书深含关怀。
从此以后的日子里能平安无事,我频繁地传递诗歌来安慰这些困顿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感受,以麦黄和梅落作为时节转换的象征。"未说麦黄如病人"暗示了麦子熟透的颜色让人联想到病态的黄,而"梅落似残春"则表达了梅凋零的凄凉,如同春天的余晖。诗人提到北方客对此惊叹不已,而南方人或许已习以为常,这反映出地域间的文化差异。
诗人进一步思考百姓疾苦,担心民众会遭受瘟疫之灾,因此提及汉代皇帝曾发布深思熟虑的诏令来应对疫情,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最后,诗人期盼从此能太平无事,通过频繁交流诗歌来抚慰贫困中的心灵,展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文学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