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参议余公挽诗(其二)赏析

参议余公挽诗(其二)

宋 · 虞俦
假荫非公志,书生若命何。
高才宁汩没,荣路故蹉跎。
仲子能传业,词场遂决科。
暮年方慰意,乐极又悲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悼念参议余公而作,表达了对余公才华横溢却未能充分施展的惋惜,以及对其晚年未能走上显赫仕途的感慨。"假荫非公志"暗示了余公并非满足于权势的庇护,他的抱负更为高尚;"书生若命何"则表达了对余公命运多舛的同情。"高才宁汩没",赞扬余公的高才被埋没,"荣路故蹉跎"则揭示了他仕途不顺的事实。"仲子能传业",提到余公或许通过教导后辈得以延续事业,"词场遂决科"则暗指他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最后两句"暮年方慰意,乐极又悲歌",描绘了余公在晚年虽然有所慰藉但仍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欢乐之后伴随的是深深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