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鸡
宋 · 周紫芝
豢犬欲司夜,畜鸡要鸣晨。
二物一失职,遂辜畜养恩。
嗟我笼中鸡,芥羽光照人。
峨冠事饮啄,缄口随晨昏。
我怒欲尔烹,鸡笑复自陈。
君看多言者,以忠获怒嗔。
台评与幕辨,呶呶常杀身。
幸此北窗卧,颇似羲皇民。
五起笑朝士,三号惊梦魂。
使子卧红日,谢客扃柴门。
此意殊不恶,诮我无谆谆。
二物一失职,遂辜畜养恩。
嗟我笼中鸡,芥羽光照人。
峨冠事饮啄,缄口随晨昏。
我怒欲尔烹,鸡笑复自陈。
君看多言者,以忠获怒嗔。
台评与幕辨,呶呶常杀身。
幸此北窗卧,颇似羲皇民。
五起笑朝士,三号惊梦魂。
使子卧红日,谢客扃柴门。
此意殊不恶,诮我无谆谆。
鉴赏
这首诗名为《责鸡》,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诗中以鸡为喻,通过责备鸡的行为,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官场中那些因直言而招致祸患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首句“豢犬欲司夜,畜鸡要鸣晨”,形象地描绘了狗和鸡各自在夜晚和清晨应尽的责任,暗示了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职责。接着,“二物一失职,遂辜畜养恩”则强调了角色失职带来的后果,暗含了对某些官员未能尽职尽责的批评。
“嗟我笼中鸡,芥羽光照人。峨冠事饮啄,缄口随晨昏。”诗人将自己比作笼中的鸡,虽然外表光鲜(峨冠),但实际上只能遵循固定的饮食作息(饮啄),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反映了诗人虽身处高位,但受限于官场规则,无法自由发声的无奈。
接下来,“我怒欲尔烹,鸡笑复自陈。君看多言者,以忠获怒嗔。”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因直言而被惩罚的官员的同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是否也处在类似的困境中。这里“鸡笑”是对自身处境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暗示了对那些因忠诚而遭受责罚的官员的敬佩。
最后,“台评与幕辨,呶呶常杀身。幸此北窗卧,颇似羲皇民。五起笑朝士,三号惊梦魂。使子卧红日,谢客扃柴门。此意殊不恶,诮我无谆谆。”诗人表达了对官场斗争的厌倦,以及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像古代圣贤一样,远离官场的纷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时,诗人也对自己未能更积极地表达意见感到遗憾,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官场中忠诚与生存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