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李营丘风雪运粮图赏析

题李营丘风雪运粮图

明末清初 · 韩纯玉
自古尝称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
何况严冬深雪里,寒氛晻霭逾千盘。
前峰崒嵂矗天起,后峰连绵势未已。
猿猱不度鸟不啼,悬崖无根谷无底。
峨眉剑阁云万重,扪参历井摩苍穹。
蛟龙蟠孥古木偃,螮蝀卼臲飞梁通。
此时何处来徒众,运粮千里挽输重。
仆夫股栗泥没胫,车轮欲摧马蹄冻。
谁能画者李营丘,秋毫细晰天为愁。
心神自与元气合,笔力直与造化侔。
营丘本属唐宗系,邦家正值凌夷际。
隆准王孙泣路隅,纥干冻雀遥飞去。
天宝以降传乾符,车驾几度留成都。
汉阴馈饷骡背负,百官始得充朝哺。
蜀道之难难若此,危途数困唐天子。
当时写此非偶然,后来题者赵承旨。
承旨亦是宋天潢,笔墨神妙真相当。
徘徊叹赏最珍惜,似因弱宋悲残唐。
唐郊宋社久荆杞,又曾再阅沧桑矣。
书画还从世上传,乾坤旧事随流水。
此卷经今八百年,卷中陵谷犹未迁。
收藏印记亦屡易,令人对此情惘然。
君不见自有书契来,陈迹悠悠皆可睹。
空将哀乐感兴亡,凭吊环州一抔土。
呜呼岂必王孙心独苦!

鉴赏

这首诗《题李营丘风雪运粮图》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韩纯玉所作。诗中描绘了李营丘所绘《风雪运粮图》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蜀道之险峻以及在严冬深雪中的艰难运输情景。

开篇“自古尝称蜀道难”,点明了蜀道的险要,引出下文对艰难运输的描述。接着,“百步九折萦岩峦”、“前峰崒嵂矗天起,后峰连绵势未已”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山岭的崎岖和连绵不绝,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猿猱不度鸟不啼,悬崖无根谷无底”,形象地表现了道路的险恶和行进的困难。

“峨眉剑阁云万重,扪参历井摩苍穹”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峨眉山和剑阁的壮丽景色与艰难的运输任务相结合,增强了画面的震撼力。随后,“蛟龙蟠孥古木偃,螮蝀卼臲飞梁通”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的和谐共存,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

诗中还穿插了对运输人员的描写,“仆夫股栗泥没胫,车轮欲摧马蹄冻”,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运输过程中的艰辛与危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画家李营丘艺术成就的赞赏,“谁能画者李营丘,秋毫细晰天为愁。心神自与元气合,笔力直与造化侔”。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风雪运粮图》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和时代苦难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蜀道的险峻和运输的艰难,诗人寄托了对过往时代的感慨与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力量的肯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