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岁二日陈博士伯符邀集永上人精舍同余水部君房沈比部箕仲魏太常懋权姜计部仲文赋得六韵赏析

岁二日陈博士伯符邀集永上人精舍同余水部君房沈比部箕仲魏太常懋权姜计部仲文赋得六韵

明 · 欧大任
献岁诸郎会,弥天此地逢。
日中蒲馔进,春到苜盘供。
客坐频传斝,僧来独扣钟。
谈诗禅是境,问法性为宗。
三舍吾曾避,双林尚许从。
不须楼百尺,久已拜元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诸位文士相聚在陈博士伯符的永上人精舍中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雅致。

“献岁诸郎会,弥天此地逢。” 开篇即点明了聚会的地点与参与者,诸位才子汇聚一堂,场面盛大。

“日中蒲馔进,春到苜盘供。” 描述了宴席上的美食,蒲馔与苜蓿盘,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展示了主人的精心准备。

“客坐频传斝,僧来独扣钟。” 通过频繁传递酒杯与僧人的到来,展现了聚会的活跃氛围与包容性,既有文士间的交流,也有与僧侣的互动。

“谈诗禅是境,问法性为宗。” 进一步揭示了聚会的主题,不仅仅是饮酒谈笑,更有对诗歌与佛法的探讨,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

“三舍吾曾避,双林尚许从。” 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回顾与对于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于修行与生活的态度。

“不须楼百尺,久已拜元龙。” 最后一句,以元龙(刘备)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人格的向往,认为真正的敬仰无需外在的物质堆砌,内心的崇敬才是最宝贵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文人聚会的生动画面,更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与人生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