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
宋 · 杨万里
下滩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发更。
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
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
西畔大星如玉李,伴人不睡向人明。
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
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
西畔大星如玉李,伴人不睡向人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日:一天。抵:超过。
盈川:地名。
发更:深夜。
更:更加。
两岸:两旁。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
稍:稍微。
灯火:灯光。
风露:夜晚的风和露水。
病身:病弱的身体。
合:应当。
山间:山中。
老:度过晚年。
长怀:长久怀念。
客里情:在外的心情。
西畔:西边。
大星:明亮的星星。
如玉李:像玉石般的李子。
伴人:照耀着人。
向人明:明亮照人。
翻译
一天行程抵过三天,到达盈川时夜已深更。两岸渔夫樵夫点起灯火,江面上风露交加,涛声阵阵。
病弱之躯只应归隐山林,半生漂泊总怀念客居之情。
西边天空那颗明亮的大星,像玉李般照耀,使人难以入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画面,诗人在一个秋夜乘船抵达盈川,四周环境充满了诗意。"下滩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发更" 表明诗人在行进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晚上才到达目的地,而“三程”和“盈川”的具体地点未明,可能是泛指江河之中的某些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 "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 描述了夜幕降临时的景象。渔夫(打鱼的人)和樵夫(砍柴的人)的简易灯火在岸边闪烁,而整个江面则被清晨的风和露水装点,伴随着微弱的波浪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夜景。
"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 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向往,以及他对于游子生活的深切感慨。诗人因身体不适,更希望能够在山中安度晚年,而“半生”则暗示了一直以来的漂泊生涯和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 "西畔大星如玉李,伴人不睡向人明" 中的“西畔大星”很可能指的是夜空中的星辰,而“玉李”则是形容星光洁白,如同玉一样。诗人通过这种比喻,传达了一种安静而又清醒的感觉,那些星辰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引起了诗人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