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赏析

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

明 · 张煌言
元戎小队压江关,面缚长鲸敢逆颜。
吴楚衣冠左衽后,萧梁城郭暮笳间。
王师未必皆无战,胡马相传已不还。
寄语壶浆休怨望,悬军端欲慰民艰。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将领张煌言的作品《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表达了诗人面对战局逆转,虽前线军队已接受投降,但仍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深感忧虑。首句“元戎小队压江关”描绘了军队压境的情景,显示出军事行动的紧张气氛。第二句“面缚长鲸敢逆颜”以长鲸比喻强大的敌人,表达出即使面临强敌,也无所畏惧的决心。

第三句“吴楚衣冠左衽后”暗示了江南地区的沦陷,吴楚之地的士人服饰习俗改变,暗含亡国之痛。第四句“萧梁城郭暮笳间”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凄凉景象,傍晚的笳声更增添了悲凉气氛。

第五、六句“王师未必皆无战,胡马相传已不还”揭示了尽管前方军队投降,但诗人认为并非所有将士都放弃抵抗,胡马(指清兵)的回归也可能并非永久。最后一句“寄语壶浆休怨望,悬军端欲慰民艰”则是诗人对百姓的告诫,希望他们暂且放下怨恨,理解军队的艰难处境,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无奈,又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拳拳之心,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臣的坚韧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