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与同僚南楼观竞渡因成小诗四首明日同行可元章登楼又成五首(其三)
宋 · 王十朋
鄱阳夔子两端午,去岁人如今岁人。
直是吴头来蜀尾,子规声里吊灵均。
直是吴头来蜀尾,子规声里吊灵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鄱阳湖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诗人以“鄱阳夔子两端午”开篇,巧妙地将地点与时间融合,暗示着端午节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地点有着相似的庆祝活动,但参与的人却在不断更迭,体现了节日的恒常与人生的短暂。
接着,“去岁人如今岁人”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换,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而“直是吴头来蜀尾”,则以地理上的远距离比喻人生旅程的广阔与复杂,暗示了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难以逃脱时间的束缚和命运的安排。
最后,“子规声里吊灵均”一句,借用了杜鹃啼血的传统意象,表达了对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屈原作为端午节纪念的对象之一,他的忠诚、爱国精神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寄托情感与思考的象征。在这里,诗人通过子规鸟的哀鸣,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缅怀,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氛围,还蕴含了对时间、人生、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