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三)赏析

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三)

明 · 李孙宸
白杨烟雨昼冥迷,何处牛羊下古堤。
独有关情双□□,春来偏傍墓枝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中的白杨林景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选取了“白杨”、“烟雨”、“牛羊”、“古堤”、“双树”和“古墓”等元素,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画面。

首句“白杨烟雨昼冥迷”,以“白杨”为主体,通过“烟雨”这一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朦胧、模糊的视觉效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给人以深远、神秘的感受。“昼冥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迷离的状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接着,“何处牛羊下古堤”,诗人将视线从高远的白杨林转向低处,描绘了一群牛羊缓缓走过古堤的情景。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引入了一种生活化的气息,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真实。牛羊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抹温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独有关情双□□”,这里的“双□□”可能是指那两棵连枝的树,或者是对某种特定情感的隐喻。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留白的手法,让读者自行想象那两棵树之间可能蕴含的故事或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和回味空间。

最后,“春来偏傍墓枝栖”,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古墓”,揭示了这幅画面背后隐藏的情感线索。春天的到来,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首诗中,却与“墓枝”相联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不仅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永恒对话,以及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关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自然的韵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