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连根树下墓同李伯襄戴公纶赋
明 · 伍瑞隆
荒凉斜日隐残碑,双树同心傍墓垂。
何处比肩仍有小,谁家连理自生枝。
寒猿啸月愁相向,露叶啼风黯自悲。
纵有芳魂招不得,强同湘竹到今疑。
何处比肩仍有小,谁家连理自生枝。
寒猿啸月愁相向,露叶啼风黯自悲。
纵有芳魂招不得,强同湘竹到今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吊连根树下墓”这一主题,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伍瑞隆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哀婉的艺术氛围。
首联“荒凉斜日隐残碑,双树同心傍墓垂”,开篇即以夕阳西下、残碑荒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肃穆而苍凉的氛围,双树的“同心”与“傍墓垂”则象征着逝者与生者的永恒联系,仿佛在诉说着不朽的爱情或友情。
颔联“何处比肩仍有小,谁家连理自生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无论是“比肩仍有小”的孩子,还是“连理自生枝”的树木,都暗示着生命虽逝,但爱与记忆却得以延续,如同连理枝一般,即使在坟墓旁也能生长出新的生机。
颈联“寒猿啸月愁相向,露叶啼风黯自悲”,通过寒猿的哀鸣和露叶的低泣,将自然界的寂静与人的哀愁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月光下的寒猿和风中的露叶,仿佛都在为逝者哭泣,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感。
尾联“纵有芳魂招不得,强同湘竹到今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无法招回的无奈与遗憾,同时也对逝者是否真的存在,或是如同湘妃竹一般的传说,产生了疑问。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死、记忆与存在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哀思与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