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六月十八日大战浊水,擒贼帅一名、斩首百级赏析

六月十八日大战浊水,擒贼帅一名、斩首百级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谁提长剑斩杨么,一旅居然破峒苗。
扫尽欃枪归浩劫,筑成京观不终朝。
人因战苦酬神助,我为俘多乞命饶。
寄语先声如破竹,乘劳须趁马蹄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以清朝末年陈肇兴的视角来叙述。首句“谁提长剑斩杨么”点明了战斗的关键人物,可能是将领持剑勇猛,成功击败了敌酋杨么。接着,“一旅居然破峒苗”强调了以少胜多的壮举,一支军队竟然能够攻克峒苗的据点。

“扫尽欃枪归浩劫”形象地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和敌人的溃败,欃枪象征敌人的兵器,浩劫则暗示战争的残酷。随后,“筑成京观不终朝”进一步展现胜利者的豪情,意指在短时间内就堆砌起敌人的首级,仿佛建造了一座京观(古代战后堆积敌人尸体的高台)。

诗人感慨“人因战苦酬神助”,认为胜利是神灵庇佑的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然而,他也表达了对俘虏的同情,“我为俘多乞命饶”,希望在胜利的同时,能对俘虏网开一面。

最后两句“寄语先声如破竹,乘劳须趁马蹄骄”是对胜利者的告诫,寓意要把握时机,如同破竹之势不可挡,趁着士气高昂,迅速追击敌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英勇,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