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至寂禅师
唐 · 朱庆馀
处世唯披衲,禅门几岁寒。
法空无所染,性悟不多看。
竟日门长掩,相逢草自残。
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
法空无所染,性悟不多看。
竟日门长掩,相逢草自残。
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世:世间。披衲:僧衣。
禅门:禅宗。
岁寒:多年风霜。
法空:佛法空灵。
所染:沾染。
性悟:本性领悟。
不多看:无需多观。
竟日:整天。
门长掩:门户常关闭。
相逢:偶遇。
草自残:草木凋零。
寻道侣:寻找同修。
飞锡:手持锡杖。
度峰峦:翻越山峦。
翻译
在世间只穿僧衣,禅宗修行多年风霜寒。佛法空灵不沾尘,本性领悟无需多观。
整日门户常关闭,偶遇友人草木凋零。
有时寻找同修道友,手持锡杖翻越山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赠给名为至寂的禅师。全诗体现了对佛法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修行者的生活状态的描绘。
"处世唯披衲"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禅师超脱尘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禅门几岁寒"则表达了禅门清冷寂寞,久远而不为世人所了解。
"法空无所染"和"性悟不多看"两句,揭示了禅师对佛法的彻底理解,以及对于内心的觉悟。这些句子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无染的精神境界。
接着的"竟日门长掩"描绘出了禅师隐居山林,门庭若市之景象,而"相逢草自残"则暗示了时间流转,不经意间便留下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展现了禅师与同道中人偶尔相聚,以及他们在山林之间穿行探求佛法真谛的情形。"飞锡"一词,更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学修行者的深刻理解和尊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