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鲍仲山赋灵岩寺
宋 · 曹勋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
下界长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仗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下界长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仗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鉴赏
这首宋诗《和鲍仲山赋灵岩寺》是曹勋所作,诗人以十年尘世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灵岩寺的景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俗、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首句“十年尘土换华颠”形象地写出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后,来到灵岩寺,感觉身心焕然一新。次句“一踏山根觉涣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转变,仿佛踏上山脚就顿感心境开阔。
“下界长江朝胜地”描绘了长江之水仿佛朝拜着这座神圣之地,暗示了灵岩寺的崇高地位。而“上方大士隐非烟”则借用了佛教中的仙人形象,暗示寺中高僧如仙人般超凡脱俗,不显形迹。
“览辉已见翔威凤”运用象征手法,凤凰飞舞的光辉预示着寺庙的神圣与吉祥。然而,“倚仗何堪照细泉”又转而表达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留恋,即使身处佛门,仍难以忘怀尘世间的琐碎。
最后两句“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表达了诗人试图在寺庙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暂时放下尘世烦恼,尝试通过参禅来深入思考人生。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出世的追求,又有入世的纠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解脱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