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赋柏梁体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绝域:偏远之地。降附:归顺。
天下平:天下安宁。
八表:四海,指广阔的疆域。
无事:没有战乱或纷争。
悦圣情:使圣上心情愉悦。
云披:云雾散开。
雾敛:雾气消散。
天地明:世界变得明亮清晰。
登封:登山祭天,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
日观:日观峰,泰山的一处著名景点,常用于帝王祭天。
禅云亭:可能指云雾中的祭坛或观景亭,具体地点不详,这里象征性地表示为禅拜之处。
太常:古代官职名,负责宗庙礼仪。
具礼:准备礼仪仪式。
方告成:才宣告大典完成。
翻译
偏远之地归顺后天下安宁,四海之内无战事令圣上欢心。云雾散去天地一片光明,登高祭天日观峰,禅拜云亭。
太常官准备礼仪宣告大典完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天下太平、万物和谐的景象。"绝域降附天下平"表明边疆地区归顺,天下得以安宁;"八表无事悦圣情"则指国界安定,没有战乱,令君王心情舒畅。"云披雾敛天地明"形象地描绘了云雾散去,天气清明的美好景致;"登封日观禅云亭"展现了帝王在盛大典礼之后,登上封禅之地,远观禅云亭的情景。最后一句"太常具礼方告成"则说明了国家重大祭祀活动的完备与庄重。
整首诗语言庄严,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帝王盛典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