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龙窝上故关
跨涧石桥花掩冉,负厓金佛树蒙茏。
迢遥绝塞方烦足,沆漭曾云巳荡胸。
乘兴似游人世外,未须玄圃觅仙宫。
注释
万重山崦:重重叠叠的山峦。无行处:没有明显的道路。
一转:转折。
龙窝:传说中的龙居住的地方。
通:通向。
跨涧:跨越溪涧。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花掩冉:花草茂盛,若隐若现。
负厓:依傍悬崖。
金佛树:装饰有金色佛像的树木。
蒙茏:茂密繁盛。
迢遥:遥远。
绝塞:边塞。
烦足:疲劳。
沆漭:形容水势浩渺或云雾弥漫。
荡胸:开阔心胸。
乘兴:乘着兴趣。
似:好像。
游人世外:超脱尘世的游者。
玄圃:道教神话中的仙人居所。
觅:寻找。
翻译
重重山峦间无路可走,转折之间发现有小径通向龙窝。横跨溪涧的石桥被花草遮掩,崖壁上的金佛树丛郁郁葱葱。
遥远的边塞之路令人疲惫,广阔的云海却已涤荡胸襟。
兴致勃勃地仿佛游离尘世,无需特意去寻找仙境的玄圃宫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自龙窝上故关》描绘了一幅深山秘境的画面。首句“万重山崦无行处”展现了山势险峻,难以行走,而“一转龙窝有路通”则暗示了通往目的地的艰难之路。接下来,“跨涧石桥花掩冉”描绘了石桥横跨溪涧,繁花点缀其上,景色优美;“负厓金佛树蒙茏”则写出了崖壁上的金色佛像被茂密的树木环绕,显得庄严肃穆。
“迢遥绝塞方烦足”表达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沆漭曾云巳荡胸”中找到了心灵的宽广与豁然开朗,仿佛曾经的云雾已涤荡胸襟。最后一句“乘兴似游人世外,未须玄圃觅仙宫”,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出,他已经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无需再刻意寻找仙人所居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
词语解释
乘兴的意思:[释义](副)趁着一时高兴。 [构成]动宾式:乘|兴 [例句]乘兴归来。(作状语)...
佛树的意思:相传 释迦牟尼 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沆漭的意思:水面辽阔无际貌。亦指广阔无际的水面。 汉 马融 《广成颂》:“瀇瀁沆漭,错紾槃委。”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沧海沆漭而四周,悬圃隆崇而特起。” 宋 宋祁 《城隅晚意》诗:“瞑思输鳬鵠,归飞沆漭间。” 明 夏完淳 《南越行送人入闽》:“苍茫八柱倒江河,沆漭三桑扶日月。”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以山僻在东南,孤悬沆漭,故为 轩 驾之所弗游, 虞 巡之所未上。”...
龙窝的意思:龙的居处。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楚阳龙窝》:“ 吴兴 郑伯膺 监 楚州 盐场曹局,与海絶近。尝观龙挂,或为黄金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黑,蜿蜒夭矫,随云升降,但不覿其头角。土人云:‘最畏龙窝,每出则必有涨潦,大为盐卤之害。’一旦,忽见之,乃平地竇出一巨穴,傍穿深覈,盖龙出入处也。”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天风澒洞,吹完今古,只剩龙窝住。”...
蒙茏的意思:◎ 蒙茏 ménglóng[dense] 草木茂盛的样子蒙茏的大草原...
人世的意思:[释义](名)人间。也说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人(世 [例句]他已不在人世。(作宾语)[同音]人士、人事、人氏...
山崦的意思:山坳;山曲。 唐 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一:“树随山崦合,泉到石稜分。”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君子,你过的山崦儿,你望见草团标,你问那先生路去。”《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山崦内又有两军撞出:左边 丁奉 ,右边 徐盛 。”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拏舟浮磵曲,扶杖度山崦。”...
世外的意思:◎ 世外 shìwài[beyond the noisy world] 尘世之外世外之交...
石桥的意思:(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迢遥的意思:◎ 迢遥 tiáoyáo[distant;remote] 遥远的样子道路迢遥...
无行的意思:[释义](形)〈书〉指没有善行,品行不好。 [构成]动宾式:无|行 [例句]此人无德无行。(作谓语)[同音]无形...
仙宫的意思:◎ 仙宫 xiāngōng[sidhe;shee] 妖精们居住的地下堡或宫殿...
行处的意思:(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玄圃的意思:(1).传说中 昆仑山 顶的神仙居处,中有奇花异石。玄,通“ 悬 ”。《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 阳谷 ,右睨 玄圃 。” 李善 注:“《淮南子》曰:‘…… 悬圃 在 崑崙 閶闔之中。’‘玄’与‘悬’古字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松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三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夕宿紫府云母帐,朝餐 玄圃 崑崙 芝。” 宋 苏轼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诗:“勿嫌步月临 玄圃 ,...
掩冉的意思:亦作“ 掩苒 ”。1.披靡,偃倒。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緑,蓊葧香气。” 宋 苏轼 《和饮酒》之三:“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2).摇曳貌。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池荷掩冉於左右,陇菊迤邐於东西。”(3).柔弱貌。 宋 苏辙 《寓居》诗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宋 陆游 《感怀》诗:“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4).轻盈柔美貌;柔和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临卭李...
一转的意思:(1).转动一次;旋转一圈。 南朝 梁武帝 《白紵辞》:“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唐 顾况 《悲歌》之二:“我心皎洁君不知,轆轤一转一惆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説那女子把那石头撂倒在平地上,用右手推着一转,找着那个关眼儿伸进两个指头去勾住了。”(2).提炼一次。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3).计算一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尝算浑天不合,...
游人的意思:◎ 游人 yóurén[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sight-seer] 见“游客”...
曾云的意思:层云。重迭的云层。曾,通“ 层 ”。《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一本作“ 层云 ”。《文选·<园葵>诗》:“曾云无温液,严霜有凝威。” 李善 注:“曾,重也。” 唐 杜甫 《望岳》诗:“盪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
重山的意思:重迭的山。 晋 左思 《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重山万里。”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