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人情四首赏析

人情四首

当代 · 陈永正
人情喜閒暇,卒卒无须臾。
蟋蟀若为怨,文章多自愚。
秋风策庭木,寒色满吾庐。
岂有天涯意,当时乐止居。
夜半大星落,东方犹未明。
云低忧隐野,人涉渺连溟。
长啸远林动,独谣珠水清。
嗟予季行役,相失两浮萍。
寒月漏明瓦,薄帷辉一方。
情怀异当日,婉娈各空床。
有梦脱身去,顺风终夕翔。
谁怜不得渡,淇水正汤汤。
白露落庭草,征衣晾不乾。
平明视原外,忧思满林端。
歧路连洲渚,微波竟渺漫。
众芳日夕异,独好亦良艰。

词语解释

白露的意思:◎ 白露 Báilù[White Dew]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半大的意思:形体介于大小之间的。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院子很小,靠着南墙根有棵半大的小枣树。” 崔璇 《一条裤子》:“看您老过桥的那股劲儿,象个半大小伙子。”...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长啸的意思:(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

大星的意思:(1).星宿中大而亮者。《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 司马贞 索隐引《鸿范五行传》“心之大星,天王也。前星大子;后星庶子。” 唐 韩愈 《东方半明》诗:“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2).喻杰出的人物。 明 何景明 《挽谢中丞》诗:“谁看大星落,天柱使人哀。”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3).指启明星。 明 高启 《暂宿行营舟中》诗:“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当时的意思:[释义](名)就在那个时刻,立刻。 [构成]偏正式:当(时 [例句]当时我正上小学。(作状语)...

当日的意思:[释义](名)在同一天之内。 [构成]动宾式:当|日 [例句]当日走了。(作状语)另见“当dànɡ”下“当日”。...

东方的意思:[释义](1) (名)姓。东 (2) (名)姓。。东方跑来一个人。(作状语) (3) (名)姓。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 [构成]偏正式:东(方 [反义]西方...

浮萍的意思:◎ 浮萍 fúpíng[duckweed] 旧大陆的一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寒色的意思:◎ 寒色 hánsè[cool colour] 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光之色,给人以寒冷感。也称“冷色”...

空床的意思:(1).指独宿的卧具。亦比喻无偶独居。《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 三国 魏 曹丕 《离居赋》:“惟离居之可悲,廓独处於空牀。” 晋 张华 《情诗》之一:“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牀。” 宋 曾巩 《秋夜》诗:“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平生肺腑交,一诀餘空床。”(2).指空的坐具。 唐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连洲的意思:(1).连延的沙洲。 南朝 梁 吴均 《赠任黄门诗》之一:“连洲茂芳杜,长山鬱翠微。” 隋炀帝 《季秋观海诗》:“分城碧雾晴,连洲彩云密。”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2).遍洲。 清 彭孙贻 《和辰山<当湖八咏>次韵·弄珠楼》:“清濠绕堞縈 河 汉 ,香草连洲近 澧 湘 。”...

渺漫的意思:(1).广远;幽长。 唐 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唐 高适 《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 明 高濂 《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2).模糊;虚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3).稀少;消失。 ...

明瓦的意思:◎ 明瓦 míngwǎ[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tile] 用牡蛎壳、蚌壳等磨制成的半透明薄片,嵌在顶篷或窗户上,用来采光...

明视的意思:亦作“ 明眎 ”。原为古代祭宗庙所用兔的特称。后为兔的别名。《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 孔颖达 疏:“兔肥则目开而视明也。” 唐 韩愈 《毛颖传》:“ 毛颖 者, 中山 人也。其先 明眎 ,佐 禹 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 卯 地。” 明 卢若腾 《岛居随录》卷下:“兔上唇缺,目不瞬而瞭然,故《礼记》谓之明眎。”...

平明的意思:◎ 平明 píngmíng[dawn] 天亮的时候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歧路的意思:[释义](名)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道。 [构成]偏正式:歧(路...

情怀的意思:◎ 情怀 qínghuái[feelings] 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畅舒情怀...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人情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人之常情。不近人情。(作宾语) (2) (名)情面。托人情。(作宾语) (3) (名)恩惠;情谊。 (4) (名)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5) (名)礼物。 [构成]偏正式:人(情...

日夕的意思:◎ 日夕 rìxī(1) [day and night]∶日夜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2) [evening]∶近黄昏时;傍晚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若为的意思:(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

水正的意思:(1).古官名。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姓氏,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2).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务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冬官为水正。”(3).五行学说谓水为主宰。《淮南子·天文训》:“故五月火正,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 高诱 注:“水正,水王也,故阴胜也。”...

顺风的意思:◎ 顺风 shùnfēng[have a fair wind;favourable wind] 指行进的方向跟风向一致,比喻顺应时势顺风潮流...

汤汤的意思:[释义](形)水流大而急。 [构成]叠音式 [例句]河水汤汤。(作谓语)...

天涯的意思:[释义](名)形容极远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天(涯 [例句]远在天涯海角。(作宾语)[反义]咫尺...

脱身的意思:[释义](动)(~儿)离开某种场合,摆掉某件事情。 [构成]动宾式:脱|身 [例句]他没有脱身的方法。(作定语)设法脱身。(作谓语)...

婉娈的意思:◎ 婉娈 wǎnluán(1) [graceful]∶年少美貌婉娈的舞姿(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眷恋婉娈徘徊(3) [profund and sincere]∶深挚恩情婉娈...

微波的意思:[释义](名)一般指波长从1毫米到1米的电磁波。微波的方向性很强,频率很高,主要应用于遥感技术、卫星通信等方面。 [构成]偏正式:微(波 [例句]这是一段微波。(作宾语)...

文章的意思:[释义](1) (名)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名)泛指著作。 (3) (名)比喻暗含的意思。 (4) (名)关于事情的做法。 [构成]偏正式:文(章 [例句]好文章很多。(作主语)此话大有文章。(作宾语)...

吾庐的意思: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无须的意思:[释义](副)不用,不必(表示劝告或者制止)。也说无须(需)乎。 [构成]偏正式:无〔须 [例句]无须过多的解释。(作状语)[反义]必须...

蟋蟀的意思:◎ 蟋蟀 xīshuài[cricket] 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星落的意思:(1).天星隐没。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序:“麟亡星落,月死珠伤。”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诗:“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唐 杜甫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诗之一:“星落 黄姑 渚,秋辞 白帝城 。”(2).喻名人死亡。 唐 方干 《哭秘书姚少监》诗:“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参见“ 星亡 ”。...

行役的意思:(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须臾的意思:◎ 须臾 xūyú(1) [for a moment]∶片刻须臾不可离(2) [in an instant]∶一会儿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夜半的意思:◎ 夜半 yèbàn[midnight] 见“半夜”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一方的意思:(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

忧思的意思:◎ 忧思 yōusī(1) [care for]∶忧虑日夜忧思(2) [be thoughtful with anxiety]∶忧虑的心绪...

征衣的意思:(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

止居的意思:安居;定居。《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 汉 郑玄 注:“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

终夕的意思:通宵;彻夜。《左传·昭公二十年》:“终夕与於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众芳的意思:(1).草木的香气。《文选·宋玉<风赋>》:“迴穴衝陵,萧条众芳。” 刘良 注:“萧条然散众芳之气也。”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木散百华,草列众芳。”(2).百花。 唐 杜甫 《叹庭前甘菊花》诗:“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擷细琐升中堂。”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清 钱澄之 《梅花》诗:“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3).比喻各种贤能的人。《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众芳,喻...

洲渚的意思:水中小块陆地。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 唐 杜甫 《暮春》诗:“暮春鸳鷺立洲渚,挟子飜飞还一丛。” 阿英 《明朝的笑话》一:“如今那有闲洲渚,寄语沙鸥莫浪眠。”...

卒卒的意思:◎ 卒卒 cùcù[in a hurry] 匆促;急迫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