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李二丈韵赏析

次李二丈韵

元末明初 · 朱希晦
看花醉眼不须扶,花下长歌击唾壶。
回首荒城春较晚,淡烟疏雨绿平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醉酒赏花、放声高歌的生动画面,同时又融入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看花醉眼不须扶”,以“醉眼”形容赏花者陶醉于美景之中,无需他人扶持,展现出一种忘我沉浸的状态。接着,“花下长歌击唾壶”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豪情满怀,借酒浇愁,以歌声和击打唾壶来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美好而短暂的春光,想要抓住瞬间、释放自我的心情。

后两句“回首荒城春较晚,淡烟疏雨绿平芜”,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背景。诗人回望远处的荒城,发现春天似乎在那里显得更为迟缓,与眼前繁华的花下景象形成对比。淡淡的烟雾、稀疏的雨滴与一片绿色的草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繁华终将消散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词语解释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长歌的意思:(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淡烟的意思:轻烟。 宋 柳永 《轮台子》词:“悤悤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宋 陆游 《题绣川驿》诗:“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回首的意思:[释义](1) (动)把头转向后方。 (2) (动)〈书〉回顾;回忆。回首往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回|首...

看花的意思: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平芜的意思: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秋来缘树復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明 许承钦 《过李家口》诗:“枣香来野径,麦秀满平芜。” 清 龚自珍 《最录中论》:“平芜生之,灌木丛之,剔而薙之,乃覿瑶草。”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唾壶的意思: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武帝 ( 汉武帝 )以 孔安国 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醉眼的意思:◎ 醉眼 zuìyǎn[eye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drink] [古]∶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击唾壶的意思:见“ 击碎唾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