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得蚤
宋 · 梅尧臣
兹日颇所惬,扪虱反得蚤。
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
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
穴蚁不齧人,其命常自保。
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
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
穴蚁不齧人,其命常自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兹日:今日。颇:非常。
所惬:感到满足。
扪:摸。
虱:跳蚤。
去恶:去除坏东西。
殊:差别。
快意:内心的愉悦。
物败:世间万物变化。
谁可必:谁能保证。
钝老:愚笨的老者。
狡夭:狡猾的一面。
穴蚁:蚂蚁。
齧:咬。
其命:它们的生命。
自保:得以保全。
翻译
今日我感到非常满足,抓痒反而抓到了跳蚤。虽然去除坏东西的方法并无太大差别,但内心的愉悦更为重要。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谁能保证永远不变?
即使愚笨的老者也有狡猾的一面,就像蚂蚁不会咬人,它们的生命常常得以保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扪虱得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琐事中意外收获的欣喜之情。"兹日颇所惬"开篇即点出诗人今日心境愉悦,"扪虱反得蚤"则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在寻常动作中发现小虫的惊喜,暗示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带来乐趣。接下来的"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诗人认为去除烦恼虽然与期望不符,但意外的快乐更为珍贵。"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暗含世事无常,唯有保持钝拙和顺应自然,才能保全自身。最后两句"穴蚁不齧人,其命常自保"借穴蚁的生活习性,寓意人应如蚂蚁般低调自保,知足常乐。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展现出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