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泉席上与陈京兆天游邓宪副沃泉分韵得文字
明 · 黄佐
一尊何处可论文,买得青山近白云。
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
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
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
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游泰泉席上与陈京兆天游邓宪副沃泉分韵得文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闲适画面。首句“一尊何处可论文”,以饮酒论诗的场景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趣。接着,“买得青山近白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山水相伴,远离尘嚣。
“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两句,通过写秋天的野外景色和松涛涧水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永恒,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欣赏。诗人似乎在与大自然对话,感受其不变的韵味。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亲手营造的田园风光,简朴的生活方式中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连鹤群也成了这里的常客,增添了诗意。
最后,“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以月光洒落满林,暗示时光流逝,但诗人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浑然忘我,仿佛仙客已去,只剩自己与自然的交融。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