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曲
明 · 余继先
四将威名首数张,忍将万里谪忠良。
风门岭上孤猿叫,每到秋来忆伏羌。
风门岭上孤猿叫,每到秋来忆伏羌。
鉴赏
这首诗《咏曲》由明代诗人余继先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忠诚与命运不公的感慨。
首句“四将威名首数张”,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四将”为背景,突出“张”字,暗示了诗中将要赞颂的人物是张姓将领。在古代,张姓将领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成为忠诚与英勇的象征。
次句“忍将万里谪忠良”,转折处揭示了人物命运的转折点。一个“谪”字,形象地描绘出忠诚之士被贬谪的命运,表达了对这种不公正待遇的深深同情和愤慨。这里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统治者决策的质疑。
后两句“风门岭上孤猿叫,每到秋来忆伏羌”,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风门岭上的孤猿哀鸣,仿佛是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每当秋天来临,这种情感尤为强烈,让人不禁回忆起遥远的伏羌之地,那可能是主人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或者是他思念的故土。这一场景的描绘,既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氛围,又深化了对忠诚与离别的主题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命运不公的深刻思考。余继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使得这首《咏曲》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对人性、忠诚与命运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