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瑶林洞赏析

瑶林洞

元末明初 · 徐舫
洞传缑岭似,仿佛玉笙清。
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
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
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舫的《瑶林洞》诗,描绘了一幅洞府仙境的奇妙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幽静的氛围。

首句“洞传缑岭似”,以缑岭(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为参照,暗示瑶林洞与仙界相似,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仙境画卷。接着,“仿佛玉笙清”一句,以玉笙的清音比喻洞内环境的纯净与和谐,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特质。

“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两句,通过石头与云雾的描写,以及对犬吠声音的隔绝,展现了洞内环境的静谧与与世隔绝之感。渔鼓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隐士的生活方式,而云雾则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引人入胜。

“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则描绘了初次进入洞府的人们对于奇异景象的惊讶与好奇,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奋与紧张。

最后,“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引用了王子乔(字子晋)的典故,暗示洞府中可能存在仙人或仙界的迹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洞府中可能发生的美妙音乐的期待。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神话元素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感的洞府仙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

词语解释

彩凤的意思:即凤凰。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凤凰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十:“綵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仿佛的意思:(1) 基本义:(副)似乎;好像(表示比喻;常与‘似的’、‘一样’配合使用)。他说的话仿佛跟孩子一样。(作状语) (2) (动)像;类似。几年没见;他的样子和以前相仿佛。(作谓语)联绵式。...

凤鸣的意思:(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宋 吴坰 《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 凤鸣朝阳 ”。...

缑岭的意思: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 ,两仙郎吹笙 緱岭 。” 清 吴伟业 《七夕即事》诗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岭 树先秋。”参见“ 緱氏山 ”。...

壶天的意思:(1).传说 东汉 费长房 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 长房 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即以“壶天”谓仙境;胜境。 唐 张乔 《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别开閶闔壶天外,特起 蓬莱 陆海中。”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一折:“尚兀自嫌他拘倦,向御园中别是一壶天。”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 李雪木 ﹞自到...

居人的意思:◎ 居人 jūrén[inhabitant]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巷无居人...

渔鼓的意思:◎ 渔鼓,鱼鼓 yúgǔ,yúgǔ[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打击乐器...

玉笙的意思:(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 园 綺 随金輅, 浮丘 侍玉笙。” 宋 苏轼 《菩萨蛮》词:“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幽怀不知有恨,恨玉笙吹彻,彻骨难眠。”(2).指笙的吹奏声。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嫋嫋愁新。” 宋 陆游 《狂吟》诗:“秋风 湘 浦纫兰佩,夜月 緱 山听玉笙。”...

云从的意思:(1).语出《诗·齐风·敝笱》:“ 齐子 归止,其从如云。”后用“云从”比喻随从之盛。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连国云从,宏论风行。” 宋 刘过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椀金甌,光映几案。”(2).借指随从者。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遂使 盟津 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 羑里 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子晋的意思:王子乔 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 周灵王 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 浮丘公 引往 嵩山 修炼,后升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昔 子晋 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 灵王 不责之以不孝。” 唐 卢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 宋 范仲淹 《天平山白云泉》诗:“ 子晋 罢云笙, 伯牙 收玉琴。” 清 袁枚 《新齐谐·控鹤监秘记二则》:“太后使 昌宗 骑木鹤,呼为 子晋 后身。”...